云技术精髓入门级开发者认证
考试须知
进入实验考试后,考试平台会自动启动考试桌面的录屏进行实验过程记录留存,以便进行评分追溯。
1.1.操作指导
操作过程中,您可通过点击实验操作界面左侧箭头收起实验手册,点击右上角"切换全屏"按钮即可全屏操作。
1.2.操作前提:使用实验账号操作进入
【实验操作桌面】,打开Chrome浏览器,首次可自动登录并进入华为云控制台页面。
注意:如后续关闭浏览器重新登录或自动登录失败,可按如此步骤登录:选择【IAM用户登录】模式,于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系统为您分配的华为云实验账号和密码登录华为云,如下图所示:注意:账号信息详见实验手册上方,切勿使用您自己的华为云账号登录。
2.实验题目:
实验时间:90分钟
A、实验过程中请自行获取所需资源;
B、购买相关云服务时,选择"按需计费"的计费模式,并按照题目要求的规格购买资源,否则不得分;
C、需注意,请勿购买包周期资源或购买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其他规格资源,否则所购买的实验资源将会被自动删除;
D、需注意所有资源一律在北京四购买,否则所购买的实验资源将会被自动删除;
E、本次考试包含三个实验任务。
实验一:基础网络配置与云资源购买
任务1:创建VPC及子网,并配置安全组。(10分)
得分点:能正确创建指定网段的VPC子网,并创建安全组。
其中VPC、子网、安全组的部分参数请参考以下内容:
区域:华北-北京四
VPC名称:vpc-test
IPV4网段:192.168.0.0/16
子网名称:subnet-test
子网IPV4网段:192.168.2.0/24
安全组名称:sg-test
任务2:购买并登陆ECS弹性云服务器。(10分)
得分点:成功按照规格购买ECS弹性云服务器并且登录成功。
弹性云服务器的部分参数请参考以下内容:
计费模式:按需计费
区域:华北-北京四
可用区:随机或自己指定
规格:s6.large.2
镜像:HuaweiCloudEulerOS2.0标准版64位
系统盘:高IO,40G
增加一块数据盘:高IO,40G
云服务器备份:否
虚拟私有云:vpc-test
安全组:sg-test(需要自行创建,并放通对应端口以满足后续操作)
弹性公网IP:现在购买
规格:全动态BGP
公网带宽:按流量计费
宽带:5Mbit/s
云服务名称:ecs-test
登录方式:密码
其他选项:默认
购买极速:1
任务3:安装阿帕奇并制作成镜像。(20分)
得分点:成功将安装好httpd的弹性云服务器制作成私有镜像。
提示:
- SSH登录命令:
ssh root@EIP - 使用以下命令下载服务:
yum -y install httpd - 使用以下命令开启服务:
systemctl start httpd - 将httpd设置为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httpd - 按以下提示配置镜像信息:
镜像源:云服务器
弹性云服务器:ecs-test
名称:image-test
实验二:存储类云服务
任务1:EVS的购买与挂载
得分点:成功购买EVS并挂载成功。
提示:
购买一块云硬盘(硬盘名称:volume-test,高IO/10G),并将该数据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在购买数据盘时注意可用区需要和Linux云服务器在同一可用区)。
详细操作步骤:
步骤1 远程登录Linux云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新增数据盘。(此命令在图片中被红框标注突出显示)
fdisk -l
表示当前的云服务器有两块磁盘,"/dev/vda"是系统盘,"/dev/vdb"是数据盘,"/dev/vdc"是刚本步骤创建的数据盘。
步骤2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fdisk分区工具,开始对新增数据盘执行分区操作。
fdisk新增数据盘,以新挂载的数据盘"/dev/vdc"为例:
fdisk /dev/vdc
输入"n",按"Enter",开始新建分区。
步骤3 以创建一个主要分区为例,输入"p",按"Enter",开始创建一个主分区。
以分区编号选择"1"为例,输入主分区编号"1",按"Enter"。
"Firstsector"表示初始磁柱区域,可以选择2048-20971519,默认为2048。
步骤4 以选择默认初始磁柱编号2048为例,按"Enter"。
"Lastsector"表示截止磁柱区域,可以选择2048-20971519,默认为20971519。
步骤5 以选择默认截止磁柱编号20971519为例,按"Enter"。
表示分区完成,即为10GB的数据盘新建了1个分区。
步骤6 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的详细信息。
表示新建分区"/dev/vdb1"的详细信息。
步骤7 输入"w",按"Enter",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注: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q",则会退出fdisk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
步骤8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步骤9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文件系统设为系统所需格式。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dev/vdc1
以设置文件系统为"ext4"为例:
mkfs -t ext4 /dev/vdc1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要退出,等待任务极速为done。
步骤10 新建挂载点。
以新建挂载点"/mnt/sdc"为例:
mkdir /mnt/sdc
步骤11 将新建分区挂载到上步中新建的挂载点下。
以挂载新建分区至"/mnt/sdc"为例:
mount /dev/vdc1 /mnt/sdc
步骤12 查看挂载结果。(20分)
df -TH
表示新建分区"/dev/vdc1"已挂载至"/mnt/sdc"。
任务2:OBS的创建与存储。(20分)
得分点:桶test-obs创建成功且文件obs-test.txt成功上传至桶。
提示:
- 首先在本地创建一个文本格式文件:obs-test.txt
OBS桶的部分极速请参考以下内容:
区域:华北-北京四
桶名称:hw-用户自定义(注:桶名称必须以hw-开头命名)
数据冗余存储策略:多AZ存储
默认存储类别:标准存储
桶策略:选择私有
实验三:ELB
任务极速:实现负载均衡。(20分)
得分点:刷新浏览器时,可以看到页面轮流来自三台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提示:
- 用实验一中创建的私有镜像"image-test"另外创建两台ECS,规格与"ecs-test"相同,无需额外添加磁盘。并在三台ECS的阿帕奇默认路径下,分别创建三个index.html文件,其内容为SERVER1、SERVER2与SERVER3,以区分三台弹性云服务器。
- 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验证httpd是否开启:
ps -ef | grep httpd - 注意需开启8889端口
- 弹性负载均衡购买规格如下:
实例规格类型:共享型
区域:华北-北京四
网络类型:公网
所属VPC:VPC-test
弹性公网:新创建、全动态BGP、按带宽计费、1M/bits
名称:elb-test
- 监听器配置如下:
名称:自定义
前端协议/端口:TCP/8881
重定向:保持默认
- 后端服务器组配置如下:
后端服务器组:新极速
名称:server_group-test
分配策略类型:加权轮询算法
健康检查配置:开启,协议TCP,端口:8889
- 在本地浏览器中输入ELB的端口链接(http://ELB的EIP:8881,EIP可在ELB控制台的负载均衡器列表处查看,根据自己创建的负载均衡器找到自己的EIP),查看是否能访问服务。同时观察到,当刷新浏览器时,访问的是创建SERVER1、SERVER2与SERVER3的ECS。
3.实验提醒
A、所有考试行为都将被记录,如有违规行为,将会取消考试资格或作废考试成绩。
B、考试过程中考试平台如有问题请单独给监考人员留言发私信。
C、点击交卷后,所有配置和操作将不能再被修改,请认真检查您的实验步骤,确保无误后再提交。
D、实验考试通过后48小时,可前往个人中心-我的开发者认证查看证书编号和下载电子证书。